《30岁前别结婚》,是一本在中国非常畅销的书,但身在新西兰的我是从我的英国老板口里知道的,那天早上,他眉飞色舞地对我说,他今天早上听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新闻,一个在美国做过副市长的中国女人写了本书,鼓励中国剩女们不要急着结婚,最让我那英国老板吃惊的是中国人竟然把即将步入30岁的女性叫“Leftover Women” 剩女,他说如果这要是发生在西方国家,女权主义者们早把任何一个用这个词汇的人告上法庭了。当时的我正过三十,还是单身,剩女的说法早就听说了,但是第一次听到它的英文翻译,还是让我很不舒服。
事后我上网查找了这本书的信息,这个中国女人叫陈瑜,她是洛杉矶前华裔副市长, 她写的这本《30岁前别结婚》的书横空出世,挑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即将步入30岁的女性当做”剩女“的观念,并帮助她们发掘自身潜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看到这本书的简介,我立马从亚马逊里买了,并且几乎在一周之内的空闲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书的内容其实并不深刻,但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位成功的华人女性敢于挑战传统文化的勇气,对于那时受了西方文化影响但又无法逃脱中国文化禁锢,并且30岁还单身的我,无疑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陈瑜是38岁才结的婚,又分别在39、41岁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陈瑜一家子
放手交托才是捷径
自从知道陈瑜的故事后,我就对自己说,我才到三十,我可以等到38岁再开始担心自己的婚姻问题。这无疑让我对于婚姻在心态上完全放松了,也真正意义上开始把自己的婚姻放手交托给了上帝。感谢神,当我真正放手的时候他就开始做工了。他没有让我等8年,2年后我就结婚了。
这让我懂得了当我们真正放手把事情交托到神手里的时候,事情往往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神是一个一丝不苟的陶艺家,我们是他手里的粘土,为了让神把我们的生命捏造成更完美的艺术,我们的心必须足够地柔软,不可固执僵硬。
任何我们向神求的,不管是婚姻,还是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或是神启示过的一个梦想,我们都应该以一颗平常的心态,耐心的等待,心急的人是过硬的粘土,神捏不上手,这样只会延长神在我们生命里做工的时间。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中国有句俗话,“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我们信上帝的人,应该了解自己在神里的身份,我们的天父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所以神的儿女都是皇帝的儿女,我们不用当心自己嫁不出去。
如果我们把追求正义和爱放在首位,我们应该坚信上帝对我们的承诺,其他的东西都会加给我们的,所以我们不应该越等越急,而是要越等越有信心,因为当我们对神的认识加深,知道神不会食言,我们的信心会越来越大。
建立独立人格,享受单身生活
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其原意是“我十五岁就立志全心定在求学上;到了三十岁,学业有了根底,能立住不会动摇。” 所以孔子说的三十而立是指学业上的根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三十而立”是指要成家立业,其实我们现代人都追求高学历,30岁之前往往还在学习和开创事业,所以说30岁之后再结婚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只有自己先扎根,了解自己人生的大方向,清楚什么人适合自己,这样找终身伴侣才会命中率更高,
年轻女子千万不要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要认为只有在结婚后自己才能开心,其实单身生活也可以很享受、很幸福。记住,一个在单身时不具幸福力的人结婚后也不会幸福。
积极地预备和等待
有些信上帝的人对信仰的理解往往有些偏差,认为我们凡事祷告,不需要积极地做任何事情,其实圣经告诉我们,“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 (雅各书 2:20) 基督信仰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地看破红尘、无所作为,我们单身的兄弟姐妹们不应该有守株待兔的心态,要积极地在神的真理里扎根建造,为将来的婚姻预备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多参与教会里的服事和各种社交活动,这样当神给的机遇来临的时候,一切都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结语
其实,什么人适合什么时候结婚,神心里都有数。我们不管是30岁前还是30岁之后再结婚,神最关心的是对我们生命的建造,有些人生的必修课,要么你结婚前学习,要么你结婚后学习。我个人觉得,我宁愿在结婚前预备自己,修完自己该学的课,而不要等到结婚后因为自己的不成熟而让婚姻遭受困阻和挑战,至于到底是30岁前结婚好还是30岁后结婚好,应该不是神真正关注的问题。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篇 求神预备婚姻的祷告词 >>。
文/微娃
24/06/2016